日本投降了

刘金生学徒三年出师,在兴隆园严师傅手下帮厨。这天严师傅午睡醒来,把他叫了过来:“金生,我有点饿了,来一份炒猪肝”,金生连忙去灶上忙碌了起来。八月的天气,午后格外炎热。可是刘金生一身长袖,白衫黑裤,白袜黑鞋,裤脚扎紧,干净利落。严师傅规矩很重,不管冷天热天,身上的衣服一天两换。绝不允许锅灰油腻粘上衣服,脖子上挂一条雪白的毛巾,用来擦汗擦手。

刘金生虽然也能上灶掌勺,可还是时不时面临师父的考试。想起两年前出师仪式上的那个“两菜一饭”,心里就有点慌张。

严师傅的徒弟,出科必烧油氽花生米、炒猪肝、蛋炒饭三样。大多数徒弟在师父吃到第二道菜时,或遭师父责骂,或遭师父用筷子敲头,很少有人能让师父顺利地吃到蛋炒饭。金生清楚地记得当年师父用筷子夹起他的炒猪肝,放在嘴里品了品。既没骂他,也没打他,只是皱了皱眉头,说了一句:“去炒饭吧!”。虽然师父让他过关了,可是师父明显不甚满意,那紧锁的眉头深深地刻在了金生的心里。这两年,刘金生在炒猪肝这道菜上着实花了点功夫,从选、洗、切、炒几道工序反复琢磨钻研。今天师父又来考他了,他还是觉得有些底气不足。

金生挑了一块紫红光亮的猪肝,洗净后切成薄片。浇上烧酒浸泡,加食盐和淀粉,用手抓匀腌制。先将猪肝入热油锅翻炒至变色捞出,切姜片、蒜瓣、红椒、青椒,调好生抽、料酒、味精、白糖的料汁备用。配料倒入热油中炒出香味,再放入猪肝和料汁,用最大火翻炒十秒即出锅装盘。一盘红绿相间、汤汁浓香的炒猪肝摆在了严师傅的面前。师父还没动筷,就说了一句:“总算像个样子了”,接着吃了两口,又说了一句:“还好,还好!”。

刘金生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鞭炮声,紧接着又是一群人的欢呼声。“外面出什么事了?你出去看看”,严师傅放下碗筷,金生转身向店外跑去。

南大街上走来一群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队伍的前面举着白布横幅,上面写了五个大字“日本投降了!”。街上的行人跟着游行队伍,形成一股浩大的洪流。人们有的举着小旗,有的放着鞭炮,锣鼓齐鸣,欢声震天。大家都在奔走相告,把憋了八年的怨恨尽情宣泄。

刘金生跑进店堂把师父和父亲拉了出来,刘小毛看着欢乐的人群,激动地留下了眼泪,严师傅愤愤地说了一句:“东洋赤佬,总算也有这一天!”。

林继承参加了正行中学组织的庆祝游行,在外面跑了一天,又要匆匆赶回学校。同学们准备连夜制作宣传标语、彩旗,第二天还要联合其他中学一起上街游行。他翻过高高的元丰桥,从东边走进椿桂坊,看见路边摆着一个骆驼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在包小馄饨,周围几张小板凳上坐着吃馄饨的人。那个竹制的担子一头是个小煤炉,上面放着铁锅,另一头是竹碗橱,下面有几个抽屉,放着各种调料。底下有个木桶,掀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汤汁。抽出的木板上有一碗细细的肉糜,还有一沓馄饨皮。林继承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卖馄饨的老婆婆,小时候秀珍总是带着他来这个摊上吃馄饨。记得那时是夫妻俩一起出摊,摆在显子桥下,男的负责挑担吆喝,女的负责包馄饨。那碗百吃不厌的肉馅小馄饨让他至今难以忘怀。

林继承的肚子也确实有些饿了,他走近馄饨摊:“婆婆,给我来一碗小馄饨”。只见老婆婆左手掌心摊了张皮子,右手拿着一根竹筷子,飞快地蘸了点肉糜往皮子上一抹,左手几个手指一捏就甩到一边,一眨眼功夫就做好了十几个。小时候就觉得那碗红红的肉糜仿佛永远用不完,不管下了多少馄饨,还总是有那么多。老婆婆端着一只白瓷碗,碗边架着白瓷调羹,笑眯眯地说:“寻个板凳坐下吃吧”。碗里浮着大小均匀的馄饨,粉色的肉馅隐约可见,上面还飘着碧绿的葱花末和金黄的蛋皮丝,鸡骨熬成的汤水清澈见底,还能够看见点点油星。

林继承用调羹抄起这鲜美无比的馄饨送入口中,咂了咂嘴,抬起头对着老妇人说道:“婆婆,我从小就喜欢吃你家的小馄饨,你家男人呢?”。“唉!别提了,三年前东洋兵抓什么抗日暗杀队,硬说我家男人是帮凶手望风的。我家男人脾气犟,就被他们绑到西公墓那里杀掉了”,老妇人没有停下手里的活,突然提高了声音:“你说这东洋鬼子是人吗?都是畜生哇!听说东洋鬼子跑了,我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今天是第一天出摊,我心里是真的高兴”。林继承听了连忙安慰道:“婆婆,日本鬼子投降了,不会再打仗了,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观子巷里除了巷口的“四美里”大门紧闭,家家户户门窗大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沈家的豆腐汤店人满为患,沈树良和姐妹俩在门口大声招呼着:“今天本店不收钱,大家快来吃,一起高兴高兴!”。

忙了一天的沈树良一家终于坐下吃晚饭了,今天小娟小萍两姐妹烧了一桌好菜。满桌大鱼大肉,还煨了一大锅鸡汤,好像把半个月的买菜钱全部花在了今天。阿良和老父亲一人倒了一杯黄酒,“阿良啊,我们老百姓这么多年可是吃足了苦头。现在好了,你要好好地把店弄弄好,我们一家人就能安安稳稳地过日脚咧”,老人眼里充满了希望。沈树良一边点头一边看着儿子沈小根:“我么好好地开店,你么好好地念书,给弟弟妹妹做个好样子,以后才会有出息,晓得伐?”。沈小根不加思索,脱口而出:“我想早点赚铜钱,不想一直去念书”。

饭桌上有一砂锅百叶结红煨肉,这是何小萍最最拿手的。她一大早就去肉摊上挑了块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回家洗净切块,先用冷水加热焯水。然后入铁锅小火煎炒,不断翻动至金黄色,把渗出的油泌出倒掉。再加适量生抽、料酒翻炒上色。然后铲出肉块倒入砂锅,放入备好的葱段、姜片,八角桂皮、冰糖等辅料,加少量黄酒没过肉块。开大火烧开,转中火慢煨,中途开盖用筷子搅拌。放入百叶结,一个小时后捞出葱姜等配料,用小火收汁。这样烧出来的红煨肉瘦肉不柴,肥肉不腻,浓油赤酱,香味扑鼻。

小娟夹了一块肉放到小根碗里,笑着说道:“我看你也不像是块念书的料,想赚铜钱么也不错,可是要吃得了苦啊。我老来就指望你喽!”。阿良呷了一口酒,放下筷子:“小娟,你不要总是护着孩子。今后定心了,你也把画画、刺绣好好练练,听说你的老师杨守玉现在是教授了,她绣的美国总统像都当成国礼了”。

“真的吗?你怎么知道的?”,小娟急切地问道。阿良答道:“我在黄医生那里的报纸上看到的,上面有照片的”。“你明天去青山桥一趟,把那张报纸找来给我看看。顺便再去打听打听我二哥什么时候能回来”,小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阿良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自言自语道:“我虽然帮着二哥做了点抗日的事,可是我还没弄清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共”。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