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孙路弘老师写的【妈妈教的数学】受益匪浅,分享给大家!
不要强硬地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习数学,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妈妈需要耐心引导小孩在生活中慢慢地认识“数学”,慢慢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悄悄变成数学的形式, 比如整理玩具的时候数一下一共有多少块积木,并对不同颜色进行分类,清点包了多少个饺子,上下楼时数台阶, 记住家里的楼号, 门牌号等。

比如可以跟小孩玩一些跟数字有关的游戏,2个人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遇到7就要拍手,不能发出声音,小孩子一般都很喜欢玩,这样不仅培养了兴趣,还获得了快乐。通过生活中这些细小的事情, 让小孩从小对数字感兴趣,并渐漸爱上数学。
对每一位妈妈来说,12岁以前的孩子都是可以雕琢的。妈妈的一举一动,一眼一神,喜怒哀乐,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次,6岁的儿子问我:妈妈,我发现你好久没有笑了,额头上皱纹都有了。
我:是吗,我很久没有笑了吗?
儿子:是啊,我都很久没有看见你笑了
结果我不小心放了一个震耳欲聋的屁,儿子哈哈大笑,并说:唔~~`有可疑的味道! 我忍不住大笑,哈哈哈……….
儿子:妈妈,你终于笑了。
我们俩被一个响屁逗趣笑得前俯后仰,心想,原来生活中搞笑的来源如此简单,放下心中的烦恼,何不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呢,愿2023年自己活得更开心点,做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享受生活的人。
对儿童发育来说,早期的营养物质奠定了以后身体的健康基石;而对大脑的发育来说,早期的多样化体验,则奠定了智力发展的基础。

小孩子喜欢玩沙子,眼前的一堆沙子,可以来来回回铲来铲去,挖一个洞,从这堆沙子铲到另外一堆沙子,反反复复,玩2个小时都不厌其烦。有时喜欢把积木一块一块拿出来,又放进去,再拿出来,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作为妈妈的我观察着孩子这认真的样子,看其嘟着嘴认真的样子都会忍不住拍下来。其实这些行为,很多孩子都会有,孙路弘老师说这种表现是儿童最早期的数感痕迹,是孩子大脑对事件顺序可逆的认识。

图片来自妈妈教的数学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