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补漏花了10000元太吓人了,防水补漏消费套路”揭秘

时隔一年,允景洪司法所人员在化解一场因卫生间漏水引起的邻里纠纷时,再次遇到同一家房屋防水补漏公司,施工人员的一番话,让司法所人员引起了注意。

防水补漏花了10000元太吓人了,防水补漏消费套路”揭秘

“不砸砖、不砸墙防水补漏,满意再付款”,1月30日,陈先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这样一则房屋防水补漏广告,正在为家中卫生间漏水问题苦恼的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点击“立即咨询”按钮填写相应咨询内容后,不到一小时就有施工人员联系上门服务。施工人员上门后称,通过在卫生间地板“打洞”灌注胶水,放置三天漏水问题就解决了,材料按公斤算,用多少公斤收多少钱。陈先生询价后,选用了质量较好的纳米结晶灌浆料,每公斤280元,并和施工人员确认自家的卫生间只需消耗一两公斤的量就能修缮好,便同意开工了。”

施工完后,不料,结算时施工人员却称,此次修缮共注胶39公斤,按每公斤280元计算,总费用合计10920元。陈先生一听傻眼了,“不是灌一两公斤的事儿,也就560元搞定吗?”,双方因此发生口角争执,陈先生无奈报了警。

在派出所民警维护现场秩序后,建议两人到司法所进行协商解决。司法所人员经过向双方询问了解及查看短视频相关记录,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咨询记录系统未自动保存,仅有口头约定,而且双方在沟通中存在误解,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也存在过错。后经调解,施工人员同意按之前计划的公斤数计算(即2公斤),陈先生在此基础上增加工时费,双方达成协议,陈先生支付给施工人员维修费用共计800元。

“防水补漏消费套路”揭秘

首先,在网络上大范围打广告,宣称补漏不用砸地板瓷砖、使用防水新技术、免费勘查、满意后付款等条件吸引客户;

其次,施工时事先不报总价或声称费用不高,通常他们的话术就是说“我这材料几十块钱一斤,你这个漏水我用不了多少斤的材料。”潜意识告诉消费者收费肯定便宜,然而操作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导致所使用的材料重量会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收取高额费用。

最后,消费者迫于现场压力和安全考虑而付费,付款后不开收据或发票,私人账户收款,售后联系不上,最终漏水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司法所提醒您

家里漏水、渗水须进行维修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选择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正规公司,尽量选当地公司,以便考察公司情况与后续保修;

2. 考察施工人员资质,了解施工方案,以及使用材料的名称、厂家、生产批次、合格证明等信息,签订正规合同,明确报价单明细;

3. 签订书面合同或保留微信记录、视频拍摄等含有邀约内容的证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4. 保留施工记录、交易凭证、支付凭证、施工人员信息等消费证据,以备后续维权使用。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