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阅!偶得佳句:“弯路走过,才知正道”!
人就是这样,有些事情,你越是在意,就会越纠结。在孩子教育方面,我就是这样了,确实是越在意,越是纠结。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哪里都好,运动,学习,吃饭!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家长操心。转身看看自家孩子,怎么看都不顺眼,吃饭拖拉,做事拖拉,不动脑筋,还要调皮捣蛋,批评几句可能就会掉眼泪,简直不像男孩子……看到这些,想想未来,不知不觉,就会越来越纠结。
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如果我们不生二娃,现在的生活,一定是不一样的;晚上就不需要辅导作业;周末就不需接送学习班。我们应该是轻松惬意的,也许会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饭后踩马路,周末棋牌室……
有时候,因为教育孩子,夫妻之间经常会产生理念分歧,经常会发生争执,会有想法、会生闷气,导致大家态度不好,心情不好。
有时候,白天工作累了,晚上回家,碰到磨蹭的娃,真想甩手不管,让娃自生自灭……可转身看看人家的孩子,又起跑了……快要起飞了……不追咋整?
自己种的因,再苦的果,也要自己承受。作业该辅导还是要辅导,运动该陪同还是要陪同。于是,练字时,横竖撇太长了;数学时,方法太复杂了;写话时,废话太多了;踢球时,卡点又慢了……当我们看着孩子往歧路上走时,心里不断地在纠结,不可控制地去提醒,忍无可忍地去呵斥。这是我们绝大多数家长,辅导作业时的心态,恨铁不成钢啊!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导致冲突不断,孩子就懵了,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咋样继续下去了。
当我看到“弯路走过,才知正道”这句话时,心里忽然释然了。
正因为我们具备成年人的生活经验,具备预判孩子学习活动的能力,就等于已经事先知道了正确的方法和结果,再去进一步动手。我们更多在意的是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基于这样的心理,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的设想,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实践出真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却没能懂透。一年级的学生,尚不具备完整的预判能力,更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他们需要在不断的错误中寻求正确。孩子们每一步,每一个动作,代表着孩子在前进路上的摸索,代表着孩子在前进路上的探索……
我们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不给孩子走“弯道”的机会,没有“弯路”的碰壁,哪来回头的“正道”?没有“弯路”的挫折,哪来“正道”的喜悦?诸如我一样急躁的家长,心中惦记的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娃去犯错。人家的娃都在前行,都在进步,我们也必须一步成功,不能犯错,不走弯道。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随便你赞成不赞成,真谛就是:孩子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陪伴孩子成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太急于求成了?
前几天,和爱人聊天,戏谑地问“你能找出咱娃的优点吗?”爱人思考了一番,好像真的在寻找娃的优点。周一清晨,娃心中记挂着上学,很早就醒来自己起床了。爱人轻声告诉我:“这就是我们家娃的优点。”我无言以对,心里不由得也去发掘孩子的优点。听话,懂事,善良……一时间,竟也能找到孩子很多的优点,其中最大的优点,却是带给我们陪伴的快乐和亲情的享受。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喜欢用自己的尺子,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不断地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对比,无形中总是拿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去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
这难道不是一个误区吗?自己家只有一个娃,别人家是无数个娃。用一个娃的缺点,去对比无数个娃的优点,那么自然会得出“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的结论。有此偏好的家长,就一定处在奔溃的边缘。
“弯路走过,才知正道”!
我们需要的是宽容,需要的是耐心……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