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不遥远的地方,埋着你的梦想,散发出微小的光芒”
这是许嵩在央视跨年舞台上唱的《在那不遥远的地方》,前奏一响起,就仿佛重回十年前听这首歌的时光,不知不觉中许嵩已经陪伴大家十几年了。

许嵩,一个出生于1986年的医科学生,在音乐与文字上却有如此造诣,还能用一个词形容:有才。
许嵩是一个“全方位”的音乐人,他不但作词、作曲、演唱,而且编曲和制作也是一人担当。他拒绝加入任何唱片公司,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音乐人”。
许嵩的音乐可以归为“中国乐风”这一类。这类风潮的集大成就是周杰伦,但开创者当属邓丽君。邓丽君的歌集《淡淡幽情》唱诵的全是唐诗宋词,比如“独上西楼”“欲说还休”等,她的这类作品是全用古典诗词,并没有任何加工,因此缺少现代式样。
而周杰伦则不同,他与方文山合作,在中国古典特色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化元素,比如《东风破》《青花瓷》等,这是运用现代化手法演绎中国古典文化的风格,最大的特色就是化古典于“无形”,所以整首歌找不到原诗词的痕迹,却留有古典的墨香。
许嵩与周杰伦既像又不像,他的音乐也是对中国古典化用,但方式不同,在他的一首歌曲中,往往能找到原诗词的痕迹,并在此基础上把现代不易传唱的东西嵌入其中,听者总能从中感受发自内心的酸甜苦辣。
另外,许嵩的音乐要表达的主题似乎更宽泛一些,除了爱情,还有乡愁、隐世、悼亡等等,比如《清明雨上》《南山忆》《庐州月》


许嵩的音乐除了具有中国古典韵味,似乎还有另一层意蕴,许嵩似乎音乐中寻得救赎,这要追溯他的个人经历。
我国的80后已经成为一个特定概念,指一个具有类似特征的群体:独生子女的孤独、内向而夸夸其谈、幼稚却世故、羞涩中带着狂妄、矫饰的虚情、类型化的过度自我、想着担当却没有责任、热闹而冷漠、义气而自私,喜欢吃西式快餐、喝可口可乐,上网、游戏等等,总之对80后的固化印象就是诸如此类。
而许嵩作为一名80后,他的音乐是一种证明也是一种救赎,他为80后“正名”,为年轻人立身。更深一层的救赎之意则是:借助古典的镜像,把现代人的心事幻化其中,使病态中的现代情绪得以缓解。
许嵩的音乐可以称得上一声经典,十几年后再听,还是能从中获得新的感受。青春期听到许嵩的歌和长大后再听许嵩的歌,味道和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无论何时,他的音乐总能令人回味无穷。
而今,再次听到许嵩的《在那不遥远的地方》,相信许多人仍能从中感受前进的力量,向上的追求。

许嵩的有才还表现在他的文字功底。他的《千百度》被选入人民出版社《大学语文》,他的词经常被用作语文课赏析,甚至出现在高考满分作文中。


听许嵩的歌要细细琢磨,他是真正的笔者,他什么都敢写,他把自己坚持的道义都隐藏在自己酌句的文词里,歌曲背后折射的思考价值更多。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