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我感觉我的小学生活太幸福了!
老家在华北平原农村,我是八十年代上的小学 。
那时候的小学,有育红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每天吃完饭,就自己走去学校,或者顺着胡同走到同学家,等同学吃完饭,一块去上学。
每天放学,自己走回家。可不像现在的村里,无论哪个年级的孩子,上下学,完全是大人在接送。
那时候,村子里施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不久,父母们都忙着种田,哪有空管接送孩子,作业也从没有管过。
学校教室,都是大瓦房。其中,有两间空的教室,没有门窗。很多学生,晚上就拿着手电筒抓麻雀。
学生们特别喜欢运动,每个学生都会爬树。在体育课上,我们玩过篮球,标枪,铁饼。现在的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标枪和铁饼了。下课了,我们会玩很多游戏,跳绳,玩弹珠,丢沙包,踢毽子等。沙包和毽子都是纯手工制作。那时候放的风筝也是纯手工制作。用报纸糊一个蝌蚪一样的风筝,就能飞得老高。
小学的老师不多,所有的老师,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对学生们也非常好。幼学如漆,小时候所学的知识,是深深刻在脑海里的。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有个学生丢了一把削铅笔的小刀,有个学生捡到了交给了老师,我非常想拥有一把小刀,就撒谎说是我的。老师问明了真相,物归原主。鉴于我撒谎了,揍了我一顿。以后再也没有撒过谎。
每个年级的教室外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小花圃,大概有两平方米。花圃周边用篱笆圈起来。这些篱笆都是班里学生亲自挑选的一米长的直直的小树枝。花圃里种的是步步登高花,又叫百日菊。那时候不知道花的名字,问了老师,老师说是步登高,我脑子里想的是不登高,噢,这么土气的名字。
春天,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拿起镰刀和筐去地里割草,那时候,没有除草剂,去地里,满是野草。割草主要用来喂猪。猪养一年,长到一百来斤,过年的时候,杀了吃肉。全家人一年能吃多少肉,就看这头猪的了。
春天,村子外,在杏树林,一到周末,我们就去摘杏花。或者,周末的时候,去田野里逛,偶尔会看到一小棵桃树苗,杏树苗,就弄回家里,种在院子里养着。用个破筐罩着,否则就被院子里的鸡鸭鹅吃掉了。春天,自己养点蚕玩,每天去给蚕摘新鲜的桑树叶子。夏天,去吃桑葚,嘴巴上,衣服上,被弄得紫紫的。小时候,穷呀,买不起零食,感觉桑葚就是最好吃的了,酸甜酸甜的。
小学时,流行勤工俭学。春天,去挖药材,晒干了,交给学校,卖钱。春末夏初,拾麦穗。秋天,学校号召我们上交树木的种子。
很多时候,中午回到家,父母还在地里干活没有回家,自己就做饭。反正农村孩子很早八九岁都会做饭。烧大锅,烧柴火。熬点米粥,热个馒头,炒个白菜。还学会了,蒸馒头,包饺子,擀面条,还学会了自己烙饼,自己切饼丝,自己炒饼。
放寒假之前,都有次期末考试。那时候,在院子里考试。现在想来,天文夜谭,不可思议。
冬天取暖,每个教室里有老师砌的一个四方体的炉子。每天我们要拿玉米棒子来引火。那时候,每个学生都是好劳动。比如,烧炉子的煤泥我们亲自弄,胶泥是我们亲自去村边水坑里挖的,煤是我们亲自从煤场拉回来的。
小学没有专业的美术音乐体育老师,都是班主任带一带。初中高中,我也没有上过音乐美术课。现在脑海中会唱的歌,依然是小学老师教的那几首。
每年举办六一儿童节,老师出几个谜语,我们猜对了,有奖品,就是铅笔和橡皮。
每周有次手工课。就是用胶泥在自己课桌上捏一些东西。有个天赋很高的男生,捏出了一条一米长的栩栩如生的龙。现在我依然记得那龙鳞,龙爪,龙须,龙头。可惜,那个男生,小学毕业生就不上学了。
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上晚辅导课。那时候,教室里没有电灯,有钱人家的孩子买蜡烛。更多的是自制蜡碗,就是把大块的蜡融化了,放入一小截棉绳作捻。更多是煤油灯。晚辅导下课后,有些胆小的同学不敢自己回家,就紧跟在一些个子高大的男生后面。我们还发明了火把。找来干枯的洋姜枝干,掏空里面的瓤,塞上蜡块,点着。那时候也点蓖麻子,遍地都是野生的蓖麻,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小孩子只是把成熟的种子点来玩。
小学毕业后,一直到现在,经常做梦,梦到自己要么在小学教室里学习,要么在操场上玩耍。
可是现在的小学校已是变成楼房了,所有高大树木都砍了,没有了当初的影子了。
留下的只有记忆了。
如果时光倒流,我想再回到小学一次。我愿永远长不大。
如果真要回忆小学学了多少知识,那还真没有多少知识,但是幸福的小学生活,给了我们一个强壮和身体,乐观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这是金钱买不来的。
现在村子里的小学生越来越少了,有钱的人家,在县城里买了房子,把孩子都送到县城去学习了。有时候,毕业班里只三五个学生。校舍变成了楼房,教室里都有一体机了。越来越现代化了。
可是,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是随着时候的进步而进步了吗?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