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制史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国会主要是下议院始终与查理较着劲。国会卡住国王的钱袋子,不断逼国王在国民权利上让步。他们通过的法律名为《权利请愿书》,逐渐往天赋人权的理念上发展了。这是自约翰王《大宪章》以来英国宪制史上划时代力作。

英国国体政体的发展和演进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明君扩大王权,昏君扩大民权,当然是被逼扩大的。约翰王残暴无能,被迫签署《大宪章》,以后王权与贵族、平民权利反复拉锯,《大宪章》反复践踏,又反复确认了三十多次。到查理一朝时,国会对自身和国民特权态度强硬,不曾有丝毫妥协。

当时,英国参加了对法、西宗教战争,保护与英国相同的教派,战争没有胜利,规模也不大,但耗资不菲。王室传统的岁入吨税和磅税征税权也被国会夺走,由于双方矛盾加深,国会也不给国王拨付补助金。查理被逼到绝路,解散国会后武断征税,而且国会解散后长期没有恢复。

本来,查理"为夫体贴,为父宽容,为主仁厚,为友笃实。人君外在的优点,他无不高人一筹;内在的品质,他也并不缺乏。……在别的时代、别的国家,这样的君主能保障繁荣和幸福的朝代。但他浸淫于王权至上的理论,不能向自由的精神让步"。

大革命前奏:爱丁堡暴动,苏格兰、爱尔兰叛乱

查理大体上是一个新教徒,但这是他的皮,他骨子里仍没脱离天主教。那个时代在英国天主教被称为"教皇派",与我们说的反动派无异。

由于天主教支持君权神授理论,查理与国会水火不容,使得查理内心倒向天主教,以寻求支持。他任用的主教引进了一些类似天主教的礼拜仪式,以此推动教会改革。

苏格兰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基地,此时苏格兰人也逐渐信仰新教。新教中主张禁欲,像中国人说的克己复礼的那一派称为清教徒。 新的礼拜仪式开始在爱丁堡推行。一次,礼拜仪式刚开始,群众就鼓掌、诅咒、叫骂:"教皇派!教皇派!敌基督!拿石头砸他!"此后接连发生袭击主教事件。

查理在如此民情之下依然故我,强制推行教会革新。事态逐渐扩大,从开始的群众自发发展到有身份的人士参与,这意味着群众运动有了领导力。民间团体得以成立,开始与国王角力。国王不断让步,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这些暴民成立了自己的武装!查理也着手动用军队镇压,动乱由此开始。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