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鞋垫
春去春又回,转眼已过47个春秋。母亲已经87岁了,因瘫痪已卧床15年。
我是家里的老小,母亲养育了我们5人,生我时已经40多岁,母亲一生勤劳、朴实、善良,用自己的勤劳养育我们。我和二哥都是大学毕业,其它哥哥、姐姐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也有声有色。并且二哥是村里的第一个本科生,现在在外地是县级干部。
从我记事起,每天晚上看到最多的是母亲在煤油灯下(那时我们村还没通电)穿针引线,纳鞋垫,缝缝补补,儿时的记忆依然清新。1979年,我四岁那年,跟着大哥去潍坊远方舅舅家,因年龄小想念母亲,有一天下午硬缠着哥哥回家,当时交通不发达,我记忆是打了个拉煤的拖拉机才回到家,到镇上又步行回家,到家已是半夜,记忆中,母亲在炕上的煤油灯下做针线,当时也没电话、手机,母亲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回来,记得昏暗的煤油灯映红了母亲的脸,是那么温馨,母亲劳累一天还是不知疲倦的做着针线活,39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
母亲用勤劳的双手支撑着我们家,勤劳、善良。在村里是公认的能干、善良的家庭妇女。母亲没上过学,但是很注重子女的教育,大哥、大姐都是高中毕业,因时代原因没能参加高考,但现在做生意也风生水起;我和二哥赶上了好政策都考了大学。这一切都和母亲的勤劳分不开。1990年当时考高中时,我因厌学,偷偷的报考了职业学校,母亲知道后,硬是逼着我又报考高中,现在看看,如果没有当时母亲的坚持,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在空闲之余,有空就给我们纳鞋垫,母亲做的鞋垫都是千针万线,又有精美的图案,都是先画好图案,买来各式各样的彩线,一针针的缝制,母亲的鞋垫堪称是美轮美奂,有盛开的菊花,有荷花,有牵牛花,有枝有叶,以至于美的我们都不忍心垫。哥哥、姐夫们母亲不知给他们做了多少。母亲做一双鞋垫需半月多,做的鞋垫耐穿耐垫,10多年都穿不坏。当然,受益最多的还是我,上大学时,有好多同学都得到母亲送的鞋垫,赞不绝口。
参加工作结婚后,母亲来给我带孩子,在带孩子,照顾父亲的同时(父亲因中风卧床),还是孜孜不倦的赶制鞋垫,说是趁还能做,多给我做几双,当时对这话不以为然,现在想想都是潸然泪下。
母亲终因劳累而瘫痪卧床。伴随一生的针线活也因此停止。
今天,拉开抽屉,看到里面几十双花花绿绿的鞋垫,泪水又悄然滑落,仿佛又重现母亲劳碌的身影。母亲都是为了子女操劳而身体不好,年轻时我们何曾体会这么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