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空椅子技术
今天我们接着小雪(化名)的个案继续聊超深度催眠—后续2-乳腺癌患者的疗愈旅程。
经过两次常规催眠流程的疗愈之后,我想是时候开始处理小雪和亲人之间过往的冲突了,于是这次使用了超深度催眠“空椅子技术”。
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疗法中最知名的技术之一。在传统的格式塔疗法中,咨询师会让来访者想象,与自己有过冲突的那个人坐在椅子上,然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给对面椅子上那个“想象中的人”,接着来访者再到对面椅子上扮演想象中这个人的角色。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访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去扮演和自己有过冲突的人的角色,来回互换角色,同时说出角色中“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个过程类似于循环疗法。
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会去尝试触发自己未曾完成的那件事,和在事件中留下的负面情绪。所谓的不好的情绪体验,通过故事情节的发生,感官体验进入身体,这样的情感体验,犹如一个个被冻结的电讯号储存在身体当中无法得到释放。
那么也就是说,来访者必须要将情绪带到很高,有种身临其境和真实强烈的情感体验,那些储存下来冻结的能量才能得以释放。在传统的心理疗法中,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在清醒的状态下,内心会有所顾忌,会觉得尴尬无所适从。
但在催眠状态下的体验,代入感就会变得极强,同时会实现人格间的转换。也就是说当你变成对面那个人时,你的身份真实如“他”,而非是在意识层面想象自己如何去扮演“他”。
超深度催眠“空椅子疗法”解决的不仅仅是个人间的冲突,同时还可以解决个人内部的冲突,被称为“部分疗法”。面对不同的来访者,我们会觉察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合适的方法去处理。

02 身临其境的感受—酣畅淋漓的释放
经过两次的催眠之后,小雪能够很快进入梦游态一阶段,在这样的催眠深度下,来访者会产生正、负幻觉,为“空椅子疗法”的使用创造了最佳的时机。
在小雪过往的经历中,她所埋藏在心底的事件,和亲人间的冲突,一桩桩一件件都被带出。积压在她心底想要说的话太多,想要抒发的情感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刚开始,她不愿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内在力量感薄弱又是情绪型的来访者,在催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态。那么一个优秀的催眠师,他也一定是一个好的导演。
当我们有所觉察时,必然有所行动,才不会错过最好的剧情和最有效的情绪释放时机。
催眠师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地参与,会带起来访者更高的情绪。于是,在我的带领和角色扮演的诠释下,激发了小雪情感的爆发。
那一瞬间,所有的情感涌上心头,一桩桩一件件,原来她从未忘记,只是把它们埋藏在了内心深处,隐藏在了潜意识底部。原来是她用意识欺骗了自己的心,本以为已经忘记的,其实只是告诉自己应该忘记,但是殊不知这些深深扎根于心底的痛,从未走远,它们一直在那里,积压着积压着……
作为催眠师你需要参与其中,但却始终要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你身在其中,却不能深陷其中。
这或许是她此生最痛快的一次释放,面对椅子对面的人,她彻底地将自己的心扉打开,她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痛哭流涕,我知道她在释放的同时得到了疗愈。
她撕心裂肺的痛哭着,尽情的释放着,我负责掌控局面,给她递去纸巾,不知不觉这样的释放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催眠结束,唤醒她的那一瞬间,她看上去很疲惫、无力,但是能感觉到她心底的那块积压太久的石头,随着眼泪流出了体外,化作一阵风,飘向了远方……
我们对视一笑,那一刻她的双眸褪去泪水,眼里透着清澈的光。你以为你宽恕了他人,其实你是放过了自己。
我们默契地低头看向地面,一包半的纸巾上浸满了泪水,散落一地。像是祭奠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和逝去的悠悠岁月……
她抬头望向窗外,过往的一切终究还是放下了……

03 肉眼可见的改变
如果说,一个能量极低,且身体被病痛折磨的人,走起路来像是轻飘飘的云朵在空中漫步。那么一个拥有能量和健康的人,就如同深深扎根于地底的大树。
看到小雪独自走出工作室,这和我脑海中初次见她的样子,判若两人。那时的她,被身体拖累着,这具身躯犹如是桎梏她前行的枷锁,每走一步都是如此的艰难,摇摇欲坠,不禁让人心疼和怜悯。而此时的她,已走路带风,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病态和虚弱。
在与病魔抗争的这场战斗已打响,前两场战役,是暂时的获胜,还是彻底的击败?后续是否还会捷报连连?
未完,待续……
编者荐语
个案来源于UDH超深度催眠师团队
文/UDH超深度催眠师娜子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