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第二日她在御花园内寻着我,一脸哀愁说我是虐文里的女主。
我不解地皱起眉头,"虐文是什么,女主又是什么?"
"就是你心心念念萧将军一辈子,最后难以两全。"
"可我不认识什么萧将军"
她叹了一口气,发髻的珠钗轻晃,"会认识的。"
01
柳姨娘说的话成真了。

仪表堂堂,英姿飒爽,就是不爰笑,也不爱与我聊天。
有次课后夫子罚我抄《八股文》时,我盯着正在帮皇兄收拾书卷的他发呆。
萧衍注意到视线,远远地朝我做揖,"公主若是一味盯着臣出神,只怕三更也不得归。"
"萧侍郎日后想做什么?"
我突然发问,他显然一愣,半饷后才答我:"将军"
我点了点头,把他和柳姨娘说的萧将军对上了号"我日后会对萧侍郎心心念念一辈子"
萧衍有一瞬惊异,"何来此谈?"
我答:"柳姨娘告诉我的。"
萧衍:"此话不可信"
我摇摇头,
"可我觉得此话说的在理。""萧衍的脸黑了半分,"何来在理?"
"因得我现日十分喜欢萧侍郎。"沉思片刻,我放下手中的笔,"来日萧侍郎娶我可好?"
"公主千金之躯,臣不敢沾染半分。"
他话这样说着,不动声色后退了几步,离我更远了些。
我学着他之前的样子,板着脸问道:"何来沾染?"
萧衍不说话了。
我也闷着不说话。
直至二皇兄背书归来,看到我只字未动的竹卷,语调瞬间升高,"绾绾啊,你这八股文一字未动,今夜房内可得多备几盏油灯"
"可萧侍郎方才允了绾绾,说要一同抄写的。"
我挑眉看他,势必让萧衍从娶我、抄书里二选一。
"萧兄何时与皇妹如此熟洽?"二皇兄晃晃扇子,一双狐狸眼像是要把人看透。
萧衍:"安乐公主聪资过人,十分擅长与人交际"
二皇兄:"同在宫中这么多年,自己怎么没看出皇妹的聪资过人来。几个兄弟里当属她脾气最差,更谈不上善于交际。"
似是不满,二皇兄手中的扇子也不扇了,
"萧兄改日和吾出宫去罢,那琴缫楼里的小女子才叫…"
"二皇兄与萧侍郎要好否?"我打断了李淮善的话,径直走到二人之间。
"自然是伯埙仲篪。"
"如此,那皇兄和萧侍郎一同在此抄写罢,绾绾先行告退。"
我转身就走,不顾身后李淮善气急败坏嚷我名字的声音。
哎。
二皇兄真是沉不住气,也不善与人交际。
不似我,聪慧过人,人情练达。

02
我寻到母后宫殿里时,父皇也在。
他唤我过去坐于膝上,笑着开口,
"我们绾绾近来丰腴了不少。"
我寻思着是小厨房的烧鸡、猪蹄还是三皇兄从宫外带回来的各种吃食导致这种现状时,母后替我开了囗:"绾绾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日的饭菜用量就没有过多控制。"
"皇后将绾绾养的好,不错。"父皇手上的珠串一挥,
"快入冬了,讨几日让内务府送多几匹上料子来,给绾绾做几身漂亮衣裳"
我瞧了瞧父皇,又瞧了瞧母后。
夫子曾教过一词叫爰屋及乌,我原认为父皇爰我是因母后的缘故。
可现在想来不是这样。
要不怎么在张罗着给我做新衣裳时,忘了整日为他操劳后宫的妻子呢。
"母后也要穿新衣裳的"
他未曾料及我会说这样的话,心绪一动,
"好,也给你母后做新衣裳"
"小孩子的玩笑话而已,皇上莫要当真"
我实则猜不透母后的心思,她眼底分明是有欣喜之色的,却一味的拒绝父皇。
"朕近来事务琐碎,皇后莫怪朕"
"皇上当心身子才是,小厨房做了一味黄芪枸杞°鸽子汤,味道鲜甜,皇上若是喜欢臣妾让明姝送乾清宫去。"
"不必麻烦,今日便在坤宁宫用膳"
我听到他要在这里用膳时,脸不受控制的垮了下来。
这意味着在这年素秋的最后一天,我不能和最爱的烧鸡、猪蹄来一个完美的结束碰撞。
真抱憾终身。
03
十月初一。
萧衍和二皇兄替我罚抄的事情因字迹不同被夫子一眼识破,他气得眉间的白毛也跟着抖:"你们三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夫子放在眼里!"
我猛的把一直低着的头抬起来,和夫子来了个深情对视。
"李伊绾,你在干什么!"
"在把夫子放在眼里。"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熟悉的《八股文》再次与我相见。
哦不,是与我们相见。
我权当这是夫子让我们身临其境送别悲秋了。
4
十月十一。
柳姨娘封了贵人。
后宫里都说这份尊荣是头一份。
她来母后宫中时,面上尽无笑意。
母后让我将深爱的糖蒸酥酪°推与她,我依依不舍:"柳姨娘为何不爰笑?"
她听到这话却是眉眼弯弯"我不爱笑,是我生性就不爱笑。"
真是搞不懂。
这话有什么可笑的。
不过她笑起来,可是真真的好看。
父皇喜欢,我喜欢,母后也喜欢。
母后拿出她整日擦拭的钗子赠予柳姨娘,"这珠钗,算是贺你晋升贵人之礼"
她推脱了好一会儿,说什么也不肯收。
最终是母后轻拍着她的手,"收下吧,他定喜欢你带"
我默默拿回之前送出去的糖蒸酥酪,
吃了吧。
母后定是喜欢我吃。
她走之前将我拉到屏风后嘱咐我,
"千万别被那萧家小娃迷了心,你所见到的,都是他想让你见的。"
我郑重点了点头,捂着嘴不说话。
生怕她瞧见我嘴里没咽完的酥酪。
05
十月二十三。
因四皇兄生辰,宫中大办宴席。
我向来没什么玩伴,这种时候只会跟在皇兄身边凑个热闹,附和着笑笑便过去了。
忽的跑过来一个脸生的小女娃,磕磕巴巴说要同我玩。
衣着普通,头上带的珠钗是去年的款式了。
宫人总说公主是千金之躯,若与平民结伴会丢了皇家颜面。
我盯着她那三分像萧衍的眉眼,鬼使神差应了下来。
那日我同她干了许多事。
斗蛐蛐。
做泥娃。
骑马射箭。
雄心大起欲把御花园内父皇最爱的古树挖出来移到水池里去养。
直至天空被夕阳烘成橘黄色,她才与我摆手告别。
拐角处,萧衍一席墨色常服伫立。
亲昵的揉了揉那小女娃的脑袋,带着她缓步出宫去了。
马车驶入黄昏之中。
我站在宫墙上远远望着,只觉着这幅景再美不过了。
会让人记许久许久。
只可惜萧衍身在其中,见不到。
06
十一月初五。
萧衍离宫去了。
临行前我央着他与我带京城西街的柿饼。
他果断拒绝,说男子汉大丈夫怎得屈尊与我这小女娘买零嘴。
气得我唤人在他回宫那日在宫门处故意刁难。
他也不恼,在学堂处再次相见时,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拿出一袋又一袋柿饼,嘱咐我道:
"这柿饼可别在夫子堂上食,公主只得见无人之时食用"
我瞬间不与他置气了,觉得萧衍是这世间最好的儿郎。
其余几个皇兄都得排在他之后。
至于二皇兄,他是待我最不好的人。
只因那几袋柿饼被他一通莫须有的理由夺去了一半。
07
十一月十五。
我生了一场大病,好几日未下床。
许多人都来看望。
二皇兄未曾来过。
只因他也病了。
听萧衍说他比我要严重几分,上吐下泻,食之无味。
我将父皇送与我的药材递给萧衍。
"这药材应是比皇兄宫里的好,你去时带与他罢"
他应了下来"二皇子定会像公主这般转好。"
我再问萧衍有没有想我时他却告诉我:
"夫子给你留了许多功课"
我咳嗽的更厉害了,吓得身后的侍卫连忙开口,
"整个国子监的人皆念你"
我不依不饶,"那萧侍郎也念我吗?"
"嗯"
在听到他声若细蚊的回答时,才有停了咳嗽,"有多念"
萧衍的脸浮上红晕,"靡日不思"
"那萧侍郎再与我带西街的柿饼可好?"
他顿了顿,眼里的神色是我从未见过的,
"柿饼阴凉,公主少吃为好。"
而后我便打发了他。
在看望过二皇兄后,萧衍又来了。
接着一连几天呆在我宫中。
二皇兄骂他是白眼狼,见色忘兄。
回头要让夫子再给他加几章习作。
我点头称赞:"将我那份一同做了最好"
08
十一月二十五日。
我又在御花园内遇见柳姨娘了。
屏退了身旁的宫女问她萧侍郎是否会娶我时,
她答:"他心悦于你,但不得娶你"
我不解,"何来此谈?"
和萧衍呆的久了,说话做事都学了他三分模样。
脱口而出的何来此谈把自己吓了一跳。
柳姨娘抚上我的额,"皇家嫁娶,何来自由"
"可父皇喜你,便可招你入宫"
她身上着的服饰料子与父皇赠我的一模一样。
共六匹绸缎,我得了三匹,母后两匹,柳姨娘一匹。
那日我便断定,父皇是喜她的。
"可我不喜你父皇,只因顺应故事发展才会出现在他眼前罢了"
她说的话我不懂"那你为何与父皇笑脸相迎"
那种笑我在母后面上见过,日日夜夜。
柳姨娘:"你父皇喜我,所以我得装作喜你父皇的模样,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妃子"
我问:那母后也是这样吗?
她不说话了,浮现第一次见我时的哀愁模样。
09
十二月二十八日。
天未见亮就有官女来报,说萧衍在宫殿外等待觐见。
我顶着还不清醒的大脑起身"宣"
萧衍见我时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最不喜欢的。
"参见公主陛下,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故意没理他,拢紧春和为我披上的外衣,
"你去吩咐小厨房多备一份早膳"
春和:"是"
她这一走,主殿内就我与萧衍二人同在。
"有什么话先把早膳用了再说"
"微臣自知扰了公主清梦,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他这份规规矩矩的疏离臣子模样将我的好心情毁了大半,当下只觉得万分委屈"哦"
萧衍低着头答道"微臣今日未时便起身归家,特来向公主告别"
我更没了好脾气,
"都说了用过早膳再说"
他作揖的身子顿了顿,十分识相地闭上了嘴,直接退到了房门外去。
我:真有他的。
待早膳呈上来时,春和摆上了两幅碗筷,见我阴沉的面色和站在门外的萧衍犯了难。
"公主…"
"把萧侍郎请进来"
萧衍入座后朝我致谢,"多谢公主款待"
我头转过去不再瞧与他对视,"我何时说要款待?"
萧衍的身子微微一愣,十分不解地看向我。
"看什么看,我一人用两份餐不可以啊!"
现下他终的明白我在置气,嘴角有了一抹笑,"自然是可以的。"
"笑什么笑"
烦死了!
我一边恶狠狠的瞪着他,一边往嘴里塞着吃食,毫无形象可言。
很快,我呛着了。
至于是不是萧衍在心中暗咒我导致的这种结果,还不得知。
"公主"
萧衍的动作比离我最近的春和还要快,一个大跨步便来了身后。
"可说得出话来?"他拍扶着后背,轻声问道。
"咳咳"我朝他摆摆手。
"快唤太医来!"
春和不愧是我宫里的人,我还未来得及说话她便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得,一会儿这小妮子又该念叨我许久。
我的意思是,"除了你拍打力度过重外,我没任何问题。"
萧衍:"哦,这样啊。"
他似个做错事的小孩,收回了手后畏畏缩缩地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你把春和支走了谁来与我布菜?"
萧衍反问,"你还要继续吃?"
我抓狂,
"不然呢?"
也只有在这种能把我气的吐血的句子上他不唤我公主。
一万次后悔未听取柳姨娘的建议,离得他远远的。
"哦"萧衍自觉拿起布菜的筷子,"吃这个可好?"
"不。"
"那这份甜食?"
"不。"
"那…?"
他一连问了我好几样,都是我不爱吃的。
我急了,"我之前分明与你庶妹说过我爰的吃食。"
"可那几样不利于身体。"下意识的回答后,转及反应过来,
"你何时知道她是我庶妹。"
"我又不傻,那日我见着你带她出宫了。"
萧衍面上是少见的尴尬"公主真是聪慧过人。"
我开始得意,
那是自然。
他眉眼舒展开来,"那现下可是不气了?"
"那自然还是气的。"
"那多用些对身体好的吃食,才不会气倒了。"
"萧衍!"
10
萧衍是个聪明人。
他自知晓了这些日子所做的种种都被我看的真切,便也不藏着掖着。
回宫第一日在国子监单独与我会面。
"公主,臣自来请罪。"
我唤春和将其余奴才带了下去,故作不解问道:"萧侍郎何罪之有?"
平日话就不多的少年郎此时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来,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实在等的不耐烦,
"不愿说便回去,今后不必见我。"
"四皇子生辰,微臣庶妹的出现并非偶然。"
他低着头,叫人看不清神色。
我往前倾了几分,"没了?"
"公主与二皇子的病,是因臣而起。"
这便是我原先想听的话。
眼下真从他口中说出,我忽的不想听了。
萧衍从前打趣我聪慧过人,这是真的。
在这宫里长大的孩儿,哪一个会愚昧无知。
我本有六个皇兄,眼下能日日见着的,只剩两个。
大皇兄在我还未出世时便溺了水,年仅十岁。
三皇兄因生母淑妃犯了错,被父皇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了,一年才得见一回。
五皇兄、六皇兄皆是德妃娘娘所生,长我三岁。
太仁二十一年,尚且年幼的我同二人玩耍时,六皇兄摔在鹅卵石上,伤了膝盖。
德妃娘娘匆匆赶来,阴沉个脸骂我扫把星。
回宫后春和一边同我 擦眼泪,一边说道:
"她的两个儿子,快没了"
她说的很对,不过三旬,官中传遍两位皇子相继暴毙的消息。
德妃娘娘,难以承受丧子之痛,自刎了。
那些时日,宫里的人都阴沉沉的,晒不到太阳。
倘若我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必定是唬人的。
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懂的也就多了。
只是我不说,也说不了。
"我这辈子,定是不愿再吃柿饼了。"
萧衍剑眉紧促,作揖的手也握的更用力了些,
"臣并无危害公主安康之意,公主若是想要什么尽管告知,微臣定会竭尽全力寻来。"
"我想知道你事发后呆在宫中照顾我,可有别的所图?"
良心发现这个词是柳姨娘教与我的。
她说萧衍是个没有良心的主。
为了得利不择手段。
跟坐在皇位上那个人如出一辙。
萧衍看向我的眼神中满是愧疚:"有也没有。"
本意便是想通过此次照料获得倾心。
所以不管是因为什么,都会用心去做。
这回答便是好的。
萧衍至少不再哄骗我。
我将他腰间的玉佩解下来,"这玉佩,算是你给我的赔礼了。"
"公主不怨臣?"
"怨又怎样,我能罚你什么,罚你娶我?"
"公主千金之躯,臣…"他忽的换了套说辞,"臣若有出头之日,定会向圣上求娶公主"
这男儿的话,是信不得的。
若是信了,便会自己骗自己好几年。
我挺直了腰板:"谁说你求娶我就一定会嫁的?"
萧衍:"公主为何不嫁?"
"那你为何要求娶?"
他靠近我时遮了大片光亮,如扇的睫羽低垂着,
"因得臣现下万分钦慕公主。"
我:"来人!萧侍郎满嘴胡言,欺君忤逆,带下去打十五大板。"
11
我与萧衍置气后,他第四日才来哄我。
"你还来我宫中作甚?"
萧衍抿抿唇,试探道:"微臣带了许多民间小玩样儿来,公主必然喜欢。"
说着他将东西全递给春和,我还未来得及看上一眼就被带到里屋去了。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这些幼稚东西不必再送来。"
他似是明白了,转身朝春和作揖,"那麻烦春和姑娘将这些不入流的东西处置了罢,勿扰公心烦。"
真有本事。
精准踩雷。
我将手中的管子城扔出去,"我见到你就心烦的要紧。"
"这管子城的彤管是白玉所雕,公主这样做乃是暴殄天物了。"
他似夫子那样一板一眼的说我的不是,让我想起前些日子对他的刑罚来。
"萧侍郎的伤,可好些了?"
那十五大板是真打了。
行刑之人打的认真,我在一旁看的心疼。
倒不是我真想罚他。
话说出去那会儿我便已经后悔了。
等我反应过来时,萧衍已经被压在板上。
都那种时候了他还在说,"若能让公主消气,微臣受罚便是值得。"
我拉着侍卫不让下手,他倒不乐意了。
"这板子,是臣该得的。"
得。
你该得的便认认真真得。
侍卫听到我的吩咐后,行了这辈子最认真的一次罚。
俨然记得萧衍出宫去时,那墨色长袍颜色更深了些。
"用了公主托人送来的药"他将那管子统拾起,"已无大碍。"
"谁说那药是我送的了?"
我避开他的目光,在纸上乱画一通,"那是定是二皇兄托我的名义送的。"
萧衍笑了!
我很确定萧衍笑了!
嘴角的那一抹弧度和低声轻笑我都听的真切、瞧的真切。
他走至身侧,隔着衣料握住我的手,"既然公主不喜臣赠的赔礼,那公主便自己送自己一副画
罢。"
温热触感隔着衣料传来,我只觉得自己失了魂,任由他操控。
萧衍。
很有做捉妖师的潜质。
画画画的好,画符自当不错,勾人魂魄更是神通广大。
若未进官,也饿不死。
我规划着他另一种人生时,画已经作好了。
纸上的少女一席粉衣,顾盼神飞、言笑晏晏。
眉眼中不难看出,是我。
只是那远处的少年郎,模糊不清,瞧不真切。
这画,赠予公主。
我拿着那幅画反复打量。
嗯。
画的真好。
日后萧衍惹我生气,
第一个撕了它。
12
日子过的很快,人和事都在变。
十五岁这年,父皇问我最喜欢那位皇兄。
我摩挲着二皇兄派萧衍送来的太平鼓,冲他笑笑,"绾绾念三皇兄了"
不日后,一直被养在蛮荒之地的三皇兄被父皇封了太子殿下。
其余两个兄姊封了王,送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了。
而我,在这紫禁城的宫殿内住的舒适。
柳姨娘晋升淑妃,在我正经唤她淑妃娘娘时会将眼睛瞪的浑圆骂我是小王八蛋。
而萧衍,如愿以偿。
十七岁的辅国大将军,绝无仅有。
一众弟子围在他跟前道贺。
我站在国子监门外,看着萧衍的背影,忽的不敢进门。
觉得自己该与他说些什么,可又不知道能讲什么。
几次三番迈进半步,又收回来。
终的,我什么也没说,也未进门见他。
春和跟在我身后,"殿下,当真就这样走了?"
腰间的玉佩碰撞,叮当作响,"他定会成为全京城最杰出的少年良将,到那日祝贺也不迟。"
傍晚的时候他却来了。
买通了值班的小宫女,在院子里静站着等我发现。
"谁给你的胆子,这般无规矩。"
我出声呵他,却把躲在暗处的小宫女吓了一跳。
急急忙忙跑出来,扑通一声跪下,"公主饶命!"
我:"看来柳姨娘之前与我说的什么九年义务教育真的很有必要普及。"
她冒出来搞这一出,根本演不下去了好伐。
萧衍站在原地,将手背负于身后,眼底笑意渐浓。
那个时候我在想,红颜祸水不应只用来形容女子。
"行了行了,你下去吧。"
春和捂着脸将人带下去,那小妮子还不愿走,哭着嚎着要将萧衍的银子上报。
萧衍:"多谢公主宽恕,公主仁慧,必会被世人称赞"
"你最好是在夸我。"
"自是真心夸赞"
我懒得与他贫嘴,直接带入正题:"恭喜萧将军如愿以偿"
"无公主,便无今日的萧衍"
他说的很对。
无我,这官是做不成的。
萧衍的官是我为他求来的。
我跪在父皇跟前一字一句夸赞萧衍时,心里都想好了一会要如何回转拒绝理由。
可谁知父皇直接允了。
他在拟圣旨时与我说,"绾绾,你应当知晓这样做的后果"
我知道。
我太知道了。
当朝太子是我亲口所指,眼下求着让二皇兄麾下的萧衍做将军、掌兵权的人也是我。
"父皇"我看着他笑,"信我,还是信萧衍"
他没应话,沉着脸按下玉玺。
真好,萧衍终是成了柳姨娘口中所说的萧将军。
13
外祖父薨了。
"母后!"
一路跌撞至母后官中,一群宫女太监围在主殿外瞧着。
掌事姑姑告诉我,母后已三日未食,不曾一言。
"三日?"我心不由得秋起,"为何孤今日才知晓这事!"
她垂下了头,无力转着手帕,"当今圣上忧心娘娘与公主安康,故将此事瞒了下来。"
"那又是何人走漏了风声?"
"这.奴才也不知道啊"
我只觉得这事有蹊跷,却又说不上来。
掌事姑姑催着,"公主,快些进去瞧瞧娘娘吧。"
殿内昏暗暗的,只有零散几处油灯点着。
我将几扇窗户关上,才走至床榻。
"母后,绾绾来了"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她。
平日里端庄儒雅,受万人敬仰的皇后,面色憔悴,蜷缩起身子躲在角落,闷不做声。
"母后,绾绾来了。"我又重复了一遍。
"绾绾。"
现如今她紧抱着我,约有哭腔:"绾绾,我没有爹爹了"
"母后,绾绾在呢。"
我亦是想哭的。
外祖父与我鲜少相见,有时在宴会上能远远瞧上一面。
他总爱摸我的头,将我发髮揉乱后勾勾鼻尖,"绾绾长高了,出落的越发似朝朝,性子也像,不服输。"
他定是世间上最爱母后之人,
次次见了母后,眼眶都会红掉半分。
"外祖父莫要伤心,有绾绾在,没人可以欺负母后!"
"绾绾我们绾绾真厉害。"
有绾绾在,外祖父便放心了。
她抬手拭去眼角未流出的眼泪,"绾绾,回江府替母后上柱香。"
我问:"母后为何不与我一同出官?"
"母后"那泪终是淌了下来,"母后老了,走不动了"
鬓边,
有一簇白发。
而母后,
年岁不过三十七。
14
我去见了柳姨娘。
她与我说:"我原以为故事会被改变的"
世事无常,
能改变什么呢。
无非就是让那枯叶落的晚些,让那雀儿飞不出这锦绣京城。
我半倒在贵妃椅上,同她说话,"柳姨娘,与我讲讲母妃的故事可好?"
眼里烛光微动,半响后才开了口。
母后名唤江映朝,小字婵。
十四岁嫁与父皇,成了侧妃。
那时的父皇仅是个王爷。
婚事是他自己去求来的。
由太上皇下的旨。
朝朝应了,入了王府。
他借着江家的势,成了太子。
那些时候,朝朝总分不清,他喜欢的是江映朝,还是江家。
再后来,朝朝怀孕了。
他却无喜色。
诊出喜脉的那一天,朝朝被掐着脖子质问,"你肚中的孩儿,真是本王的?"
他不信朝朝。
只因所有人都说,江家才女江映朝与俊俏状元郎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认为,这婚事能成,是江家迫于帝王之威。
只是他小瞧了江家,也小瞧了自己。
若无朝朝点头,
太上皇的旨,是下不来的。
朝朝生产之日,
王妃从中作崇
将那状元郎请来了。
你父皇他只愿信自己心中所想,还未验过,就断定了朝朝不洁。
孩子第一声啼哭之际,
他拔了刀。
状元郎冲上去护着朝朝,他死了。
接着,孩子也死了。
"江映朝,我要你永生永世都不得与他二人团聚。"
这是他在朝朝清醒后,与朝朝说的第一句话。
太上皇驾崩,
他顺利登基。
王妃成了皇后,朝朝被封贵妃。
皇后有一日喝醉了酒,
真相被一旁的小宫女听了去。
他知道了,
杀了皇后。
跪在朝朝面前,
"朝朝,是我听信了那贱人所言。"
"是她的错,全是她的错,别再与朕置气可好?"
"朝朝,孩儿我们还会有孩儿的。"
"朝朝,你做朕的皇后好不好?"
"朝朝,我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到那个时候,他仍不信是自己错了。
朝朝没有应他,转身将门关上了。
次年,孩儿忌日。
他带着一身酒气闯入坤宁宫,
将朝朝压在身下,"朝朝,原谅我。"
我不愿再听下去,打断了柳姨娘"[是因为那日,才有的我,是吗?"
她垂着脑袋"绾绾,你不可恨你父皇。"
"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
"就因为,你现在喜欢他?"
柳姨娘不做声了,
也不敢抬眼瞧我。
那身翠绿的衣裳,在烛光下精致无比。
说出来真是可笑,
因母后不愿穿父皇赏的那身衣裳,
她的爹爹,
薨了。
而那身衣裳,
是她的女儿,
为她讨来的。
15
我改了主意,
在萧衍临出征之际找到他,
萧将军,战场刀剑无眼,你定要护好二皇兄。
他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公主,你"
"莫要多问,你只管平安归来,我再告与你原由"
他听进去了。
十日后,
传来捷报,
二皇兄与萧衍,得胜归朝。
父皇在宴席上喝醉了酒,皇儿当真是好样的,当赏!
我站起来,故做不满,"父皇,二皇兄固是打了胜仗,其中得有三皇兄一半的功劳"
"是是是,这其中老三的计谋立了大功"
"那绾绾呢?"
"你这个小鬼头,要什么尽管与父皇说便是。"
我故意瞧着李淮善,"儿臣觉着,萧将军英勇善战","自是"
"绾绾"果不其然,他打断了我,"绾绾还小,此事急不得"
"二皇兄说什么呢,绾绾是觉着,丞相之女倾心萧将军许久,若是两情相悦,定是门好亲事。"
我知道,
他急了。
萧衍也急了。
他离了宴席,到御花园等我去了。
二皇兄也想跟着的,
被柳姨娘拦了下来。
她向来聪慧,自是知晓我想做什么。
"萧将军可还安好?"
"臣想知道,公主为何变了计划"
天落了雪,我裹着大红的斗篷站在他跟前。
若是从前,他许会拐弯抹角吐槽我的张扬喜好。
只是今日,|
他一味的求着真相。
柳姨娘之前与我说,二皇兄终有一天,会起兵叛乱。
我原是想阻止。
让萧衍趁着场战争,将二皇兄绑了,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过安生日子。
可过了那日,
我变了想法。
二皇兄起兵,那父皇定是
是他欠母后的。
是他的错,
是要还的。
我靠近萧衍,轻声说道:"三皇兄过于软弱,二皇兄是个不错的君主。"
"那你与我之前说的,都不作数了是吗?"
"萧将军日后定会寻得比孤更好的妻。京城郊外的屋子孤已为萧将军置办好,待安定之日,萧将军便可入住。"
萧衍真好看啊。俊朗眉目、薄唇高鼻,连着生气也叫人赏心悦目。
"绾绾。"
"萧将军可知,直呼公主名讳,重罪。"
终究是惹恼了他。
扯平了。
谁叫他之前总用这种疏离态度气我来着。
"这次便不治你的罪,莫要再犯。"
"好生跟在二皇兄身边,莫要急躁。"
"保重,莫念。"
只走了两步,萧衍又叫住我,"我竟然是猜不透公主心中所想了"
"等这个寒冬过去,一切都会好"
16
官里的热闹来来去去,
次年三月,
二皇兄起兵了。
他带着一众精兵围在养心殿的时候,
我、母后、柳姨娘、三皇兄和父皇,都在里头。
"二皇兄,好久不见"
他冷笑了一声"皇妹,舒坦日子过的还好"
哎。
二皇兄真是沉不住气,也不善与人交际。
上来就把内心邪恶想法透露的如此明显。
不过也是,现场这样子,也不需要伪装客套啥了。
偏偏父皇就是个傻子,气急了指着他鼻子骂,"逆子,你这是要作甚"
那感觉就好像是在说,
逆子,我等不及了,
快来干掉我吧。
二皇兄就很懂他,拔了剑"父皇,儿臣不想走到这一步,是你逼我的"
说实话,我挺佩服这一点的。
可以将变态、贪婪说的如此理所当然。
"二皇兄,坏人让绾绾来当,如何?"
说话间,我已将匕首架在了父皇的脖子上。
这一瞬,
所有人都懂我要做什么了,
除了父皇。
他用看二皇兄一样的眼神看我,"绾绾,你"
"父皇终还是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母后试图拦住我,"绾绾,不要因为他做傻事。"
柳姨娘站在远处,晶莹泪水夺眶而出,"全应怪我,全应怪我"
"她与我说过,是创造我们的人。"
那时我还与她打趣,"那你岂不是女娲娘娘。"
她一脸歉意的看向我,"绾绾,是我对不住你,我也对不住你母后。"
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事以成定局,
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
萧衍本一身戎装站在二皇兄身后,
眼下却朝我走来。
我怒吼着,"萧衍,你滚,我不想见到你。"
"绾绾,你是公主,不能沾血的"
他看着我笑。
笑的可真好看啊,
似我朝思暮念的少年郎。
"绾绾,出宫去等我可好,我与你买最爱的柿饼"
"买好多好多,一辈子也吃不完"
现在想来,
我才是最傻的人。
萧衍是个大骗子,
骗我放下刀,
转及自己背上弑君的名号。
我被母后和柳姨娘扶着出养心殿时,
远远的,
似乎听见了二皇兄的声音,
"萧衍蓄意谋乱,残暴弑君,十恶不赦,斩!"
我之前从他那里夺来的玉佩,
碎了。
17
那一天,好像死了挺多人的。
萧衍、父皇、三皇兄,
还有千百战士。
细想下来,
都是我害的。
萧衍真傻。
公主么?
从一开始变是错误的罢了。
他头七那天,我带着母后出宫。
"母后,你未老,绾绾带你回家。"
母后牵着我的手,"绾绾,不再看看吗?"
看看吗?
看看吧。
看看我生活的地方,
看看满是尸野的皇宫。
看看我与萧衍相遇之处,
萧衍真是个没良心的。
我站在宫墙上,
等了很久很久。
他没有来。
不来就不来吧,
反正我也没有很期待。
起风了,
画卷展开,
柿子树下的少年郎依旧在那儿。
好不容易将萧衍的眉眼画出,
又被泪水浸透。
画,花了。
糊作一团,
那身形也揉入,再无法分辨。
我与萧衍之间的痕迹,
终是一个也不见了。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