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在你面前夸着你的孩子:真是个“乖宝宝”、乖乖女,小伙子“斯斯文文”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时,你可能还在窃喜,自己培养出一个不错的孩子。在家从不和父母“顶嘴”,平时也很少和父母沟通,但却对父母百依百顺。在外更是从不惹是生非,少言寡语,在外人面前说话都脸红……当你觉得做为父母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你是成功的时候,或许这孩子的内心却积蓄难以名状的痛苦和压抑。
从小就被定义,顶着“乖宝宝”的头衔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不知不觉中,乖巧顺从、小心翼翼、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为人着想,却成了自己生活中的枷锁和捆绑。殊不知,这一切都将成为阻碍这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墙。
这样的孩子往往伴随着极其敏感和脆弱的内心。听过一句话:“敏感可能是一种天赋,但大多数时候,它更是一种羁绊。真正能将自己的敏感完全利用并转化成天赋的人生活中又能有几个,更多的是抱着那敏感又脆弱的心独自悲伤。
当敏感和自卑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就产生内向。一个内向的小孩子大家都爱冠以“乖宝宝”的头衔。

如果你也想养一个这样敏感又自卑的“乖宝宝”,那就这样做吧。
01
无视孩子
要知道,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他最大的安全感和自我存在感就来自于他的父母。当这两个他心里最依赖的人,除了管他温饱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关注和陪伴,孩子的心理是否会产生疑问:父母是不是爱我的?我是不是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我是不是不够好,我是不是他们的负担,我给他们添麻烦了,所以他们不理我……等等诸如此类的猜测和自我否定。
小佳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工作忙,所以经常一个人画一些小画,做一些小手工,自己和自己玩儿,每次做好的作品都想第一时间和妈妈分享,可每次都被妈妈不屑的回绝了。要不就是挨一顿莫名的责怪,说小佳没有眼力见,总是看不到大人的辛苦,不知道帮忙也就算了,还来捣乱……久而久之,小佳就不再去“烦”妈妈了,并且抢着干活,来讨好妈妈,从而得到妈妈的夸奖与赞许。无论有开心、伤心、郁闷、疑问,都自己消化,因为她怕和妈妈说后不但得不到安慰,反而换来一顿埋怨。
就这样,父母把孩子和自己的距离越推越远,看似在身边,心里却有了距离。不但形成了讨好形人格,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生活很累。也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太相信人,容易受骗,因为寻找童年缺失的关爱和关注,一但遇到给他一些温暖的人,就会盲目陷入;要么太不信任人,就会因此丧失一些朋友或是机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也会因此而陷入认为自己很失败的漩涡。

02
否定孩子
“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虎妞”“饭桶”“傻大个”“我姑娘穿裙子真不太好看”“化妆不适合你”……小义就是伴随着这样的声音长大的,更让她伤心的是这些话不是来自于毫不相干的人,而是来自于她爱着的父母。父母也不是不爱她,只不过就是那时候的他们并不太清楚如何教养孩子罢了,不想,自己的无心之举却给孩子带来了一辈子的伤害和桎梏。
八、九十年代的父母总是在别人面前羞于夸奖自己的孩子,总怕孩子骄傲,而把在外人面前对孩子的贬低当成“谦虚的美德”。殊不知,孩子又怎么会懂得大人之间的客套寒暄,父母说出的话,他是当真的。从此,他知道了,原来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我是很丑的,我不配拥有漂亮的衣服和追求美的权利。但凡某天多照了几下镜子,可能都会心虚地怕妈妈看到,是不是我有学坏的嫌疑。
如此不自信的人,在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想要突破那束缚自己的思想枷锁真的不容易。从而成为他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即便你再有能力,再善良、再温暖、再值得成为一个不错的朋友或合作伙伴,但你那不敢表现的性格,永远也无法让别人知道你的潜力,从而错失太多成功的机会。自己也容易安于现状,怕突破,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要知道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了。

03
压制孩子
小丁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长相平平,性格温和,学习中上等,是老师和别人眼里的乖孩子。他有一对爆脾气的父母,爸爸总是嗓门很大的嚷嚷或是骂人,妈妈也总是挑爸爸不干活,总出去玩的毛病而加以还击。小丁小时候但凡有“顶嘴”的时候,那换来的可能就是更苛责的责骂,在强势父母的“威风”下,小丁越来越沉默。小丁就是在父母的吵闹声中长大的,父母从来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即便上了大学,离开家里,每个星期与妈妈电话聊天的内容也都是妈妈在向小丁不断地诉苦,各种对爸爸的讨伐。如果某天两个人一起坐在电话旁和小丁聊天,聊着聊着,两个人也能吵骂起来,电话这头的小丁顾及父母的感受,不忍心挂掉电话,只是默默地一边听,一边流泪,直到父母那边吵得很厉害了,他们才一边吵骂着一边挂掉了小丁的电话。在这个家里,小丁似乎从没有讲话的机会。再后来,小丁真得很怕听到电话声,怕又将面对电话那头无休止地争吵和埋怨。
还记得有一次,小丁和妈妈逛商场,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小丁呢,也表现出有想买件新衣服的意愿,结果妈妈在大街上狠狠地批评了小丁一顿说:这么小就开始攀比,现在不是臭美的时候,妈妈天天上班很辛苦,挣钱给自己买东西天经地义,你为什么要跟妈妈比。以后自己挣钱了才是该美的时候……从此以后,小丁再也不主动管妈妈随便要东西。直到长大,进入社会,找工作,由于不会打扮,不会形象管理,没有自信,经常在面试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侥幸被录取了,也都是那种规模很小的工作室,工资少得可怜,因为在面试时,小丁也从来没有自己觉得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总是觉得能被录取已经非常好的。即便他大学毕业,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毕业成绩优秀,但进入社会,别人看的第一关就是外在,外在没有传达出你很优秀的信息,后面的一切都发挥不出来了。小丁就这样,奔四了,还卑微地在底层打拼着。
相信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殊不知是自己曾经的“不经意”种下的“因”,而结出孩子现在各方面都平平的“果”。千万不要想让孩子飞翔,却还折断他们的翅膀。父母也都希望孩子有个自信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心态,事业有成、美满幸福。那就多一些陪伴与关注,多一些鼓励与支持,多一些平等与等待,静待花开吧。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