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有关张爱玲小说的价值,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张爱玲在分析人性深刻方面,可以将其作品归为严肃文学;一种则认为她笔下的人与事都是世俗小人物,与情爱杂事,所以这样的作品只能算作通俗小说

而张爱玲自己呢,并不觉得自己的作品被认定为通俗作品而感到羞愧。

她反而觉得要写出一部通俗作品非常不容易。

她写了好多,都不成功。

唯有一部作品例外,她认为:

“这一篇恐怕是我能力所及的最接近通俗小说的了,因此我是这样的恋恋于这故事。”

这部被作者恋恋的作品叫做《多少恨》。

1947年,张爱玲首次尝试电影剧本,片名叫做《不了情》。

男女主演分别是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女星陈燕燕

不过,这部电影最后的效果张爱玲并不满意。

因为女主角的扮演者陈燕燕当时身材发福了,没有女主角“家茵”清丽脱俗的气质。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这让张爱玲遗憾了很久,后来她干脆将剧本改编成了小说《多少恨》。

后来,言情教母琼瑶以这部小说为蓝本,创作了《月朦胧鸟朦胧》。

虽然都是关于家庭教师与男主人相恋故事,但是两位女性作家对于结局的处理截然不同。

琼瑶处理为大团圆结局,比较符合大众对故事的喜好。

而张爱玲则延续了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人生圆满只存在于童话,而人生现实永远是苍凉与无奈的。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多少恨》的故事开端是浪漫的。

虞家茵和朋友约看电影被朋友爽约,她只能退掉电影票。

正好这时夏宗豫来买票,家茵就将票卖给了他。

两个陌生人坐在一起看了一场电影。

夏宗豫的绅士作派给家茵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巧不成书,家茵的朋友的丈夫夏宗麟是夏宗豫的堂弟。他给家茵介绍了一份工作,就是到夏宗豫家给他女儿做家庭教师。

给两位主人公安排再一次的见面,作者采用了延宕法。

没有让家茵在第一次去夏家时,安排两人相遇。

而是再次用偶然相遇,来给两位主人公造成“命运”之感。

在这之前,来看一下夏家的人物关系。

家茵要服务的夏家小姐小蛮,是夏宗豫乡下的太太所生。

夏宗豫虽然是一位成功人士,但是仍然不能为自己的婚姻做主。

这就延续四五十年代小说的特色:婚姻的悲剧。

男人受过先进教育,却仍然无法在人生大事上做主,于是连带拖着另一个不幸的女人,两人一辈子互相折磨。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宗豫与太太一直保持分居的状态。

太太住在乡下,小蛮则跟着父亲住。

宗豫很宠爱小蛮,但是亲子关系的融洽,仍不能弥补感情的缺失。

宗豫三十五岁,英俊潇洒,有文化有见识。

这样一个优质的成功人士,自然会吸引很多女性。

但是,宗豫洁身自好,没有灵魂契合的女人出现,他宁肯孤独。

女人美丽的外形,是吸引男人的主要因素。

毫无例外,家茵满足这一点。

“她那种美看着仿佛就是年轻的缘故,然而实在是因为她那圆柔的脸上,眉目五官不知怎么的合在一起,正如一切年轻人的愿望,而一个心愿永远是年轻的,一个心愿也总有一点可怜。”

家茵的美,带着一种可怜的意味。

她已经二十五岁了,但是稚嫩清纯得让人误以为她只有十八九岁。

美丽加上柔弱,成功激发了宗豫的保护欲。

宗豫与家茵第二次相遇,是家茵为小蛮买生日礼物。

两人去了同一家店。

宗豫又要送家茵,这时两人才知道要去的是同一个地方。

人生的一些瞬间,可以平淡滑过,也可以根本性地决定你的命运。

宗豫与家茵一起进家门的瞬间,两个人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宗豫与家茵说的一些话都是孩子的话。两人其实什么话都不想说,心里静静的。讲的那些话如同褶给孩子玩的纸船,浮在清而深的沉默的水上。”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小蛮的一次意外生病,让两人的关系开始升温。

小蛮在病中一声声呼唤“老师”,“宗豫一听,心里先是重重跳了一下,倒仿佛自己的心事被人道破了似的。”

宗豫借此接家茵回夏家住下。

两人隐晦的恋情,被家茵的父亲察觉到了。

家茵的父亲是一个浪荡子,婚内出轨逼走了家茵的母亲。

对家茵母女不闻不问,只有需要钱的时候才想到在上海艰难谋生的女儿。

“家茵最后一次见到她父亲的时候,他还是个风度翩翩的浪子,现在变成了一个邋遢老头子了,鼻子也钩了,眼睛也黄了。”

当得知女儿在夏家做家庭教师,他便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门要钱。

丝毫不心疼女儿赚钱不容易,转眼就将钱花在了风月场所。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家茵明知道父亲的德性,却一再容忍,一再给钱,最终养大了父亲的胃口。

他求到了宗豫面前,要去他厂里工作。

不明底细的宗豫答应了。

于是,虞老爷子又多了一个借钱的冤大头。

不仅如此,他还挪用了厂里的公款。

虞老爷子此刻露出了泼皮无赖的嘴脸:

“是我没想到,我想着这一点数目,我们还不是一家人一样吗?还分什么彼此?”

“我的女儿跟你的感情这样好?她还争什么名分呢?你夏先生这样的身份,来个三妻四妾又算什么呢?”

宗豫没想到家茵的父亲是这样一个无耻小人,恨不得动手打人。

见宗豫这边行不通了,虞老爷子直接找了夏太太。

他骗夏太太可以劝服女儿做姨太太,只要夏太太愿意给他八十万块钱。

夏太太喜出望外,这样她就可以不离婚了。

她找到家茵摊牌。

家茵之前都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这时才看清现实。

夏太太现在重病缠身,抵死也不愿离婚。

自己也不愿意做姨太太,如果强硬离婚,夏太太肯定活不成,那么小蛮一定会恨她,会恨宗豫。

就像她恨自己的父亲一样。

所以,这件事只能她退出。

最后,家茵借口母亲为她在乡下定了亲要回去,同宗豫分了手。

每到故事到了关键时刻,张爱玲就喜欢用环境来写人物的心情。

她写宗豫听到家茵要离开:

“他看看那灯光下的房间,难道他们的事情,就只能在这房间里转来转去,像在一个昏黄的梦里。”

家茵的出现,带给了宗豫无限的希望。

他以为凭借两人的爱可以抵抗外界一切阻碍,可是,外界的刀枪剑戟实在太厉害了。

宗豫爱家茵,但是他不理解她,更不懂她。

家茵借口说回老家嫁给表哥,宗豫信以为真。

在感情的世界里,男人直接又自负,女人则权衡又脆弱。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袍子”,是衣服,代表了现实;“华美”,代表了美好的理想与爱情;“虱子”,代表了人性的缺陷。

家茵和宗豫的爱情是浪漫的,现实则是残酷的。

男人遇到的阻力不亚于女人,可是,两人对阻力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宗豫对妻子不愿离婚无计可施,他甚至将这个压力转给了家茵。

家茵忍受不了,只能选择离开。

至始至终,宗豫都仿佛不明白家茵放手的原因。

这一点,才是男女恋爱悲剧的根本原因。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男人与女人,一直是张爱玲作品的主题。

而“好人”与“真人”的冲突,是人性的核心冲突。

“好人”,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顺从世俗要求;

“真人”是在某种情况下,能打破世俗规范,顺从内心欲求。

无论男女,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想做好人。

但在某个时候,心里的欲望会情不自禁得跳出来。

你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做回“真人”。

就像家茵与宗豫,在昏暗的房间里,互诉衷肠。

电灯亮了,就以为未来一定光明似的。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大多为了各种各样利益借口而选择男人,选择婚姻。

为了钱而结婚,被世俗社会所宽容的。

但是为了爱情,而且是不般配的爱情,比如像家茵与宗豫这样的,是不被批准的。

张爱玲对这点看得很深刻,这也是区别于其他通俗小说关键点。

“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能存在于话本故事里,多少情爱故事被尘土掩埋,被风吹散,消失不见。

月朦胧鸟朦胧(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