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48微博(snh48微博新浪)

snh48微博(snh48微博新浪)

所谓,人往高处走。事实上,除了真正躺平和摆烂的一部分人之外,没有人不渴望成功,包括带着梦想开始征途的偶像。很多不追星的人或是老一辈的人会说,演艺圈和偶像圈的出名不算“真正的梦想”,可又是谁来定义呢?

固然有人确实是因为挣钱快且报酬丰厚才去加入演员或偶像的行列,但没有人有资格去随便否认真正热爱表演和舞台的人,他们的梦想一样值得尊重。理论上来说,任何一项工作,一个行业,真诚热爱的人都是可敬的。(这里说“理论上来说”,是因为社会环境所决定,现实的“骨感”也是不可忽视的,乌托邦的理想化暂时不存在)

怎么理解追星呢?一方面是是对偶像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粉丝的理解。文中特指真正在坚守梦想的偶像,处在资本运作秩序中的他们本身是被约束的,所以在粉丝和资本之间,偶像其实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我们在这里主要关注偶像圈子(此处及下文中,以国内青春女团SNH48 GROUP为例)。就规则来说,进入我们视野的偶像也是资本获取利润的工具,并非单纯的追梦人。从她们的身份出发,一端是追求的舞台/演员梦想,另一端是必须遵守的资本规则,再一端是必不可少的粉丝群体。三根各为其名的绳子时刻拉扯着她们,才得以维持表面的平衡。所以,她们更像是困在其中的“囚徒”。如果再考虑到个人品质和素养,那么每位偶像便是在梦想、道德、粉丝和资本四者交织的网中挣扎生存。

snh48微博(snh48微博新浪)

SNH48官网截图

在尚未强大的情况下,她们几乎不可能逃离规则。从常规角度来说,她们需要粉丝的支持维持生活,获得相应的作品名次,从而获得公司分配的相应资源,继而才会有更多曝光,也就是专属舞台、镜头量以及演戏机会。

正因为这样的规则,偶像自身面临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如何平衡这些关系?内心懂爱、真诚的偶像,会在感激粉丝付出的同时为粉丝考虑。通俗来讲,不希望他们成为资本的“韭菜”和“冤大头”。想要维护粉丝的利益,就必然面临着与资本的谈判和与资本规则的对抗。采取怎样的方式,能否达到目的,是否会因损害了资本的利益而受到打压……这些可能性都是不得而知的。无论如何,后果都是偶像在承担,而代价或许就是自己的梦想——是会一片坦途,还是荆棘丛生,甚至半路夭折?

当然,加入资本规则,完全融入资本游戏,心安理得享受粉丝付出的偶像,只会认为一切理所应当,也就不需承担由于此类初衷引起的未知风险。这种情况的前提是,长久且稳定地获得资本的青睐,并且自身能力与所获得的资本地位对等。但是众所周知,资本是追逐利益的,一旦失去了创造利益的价值,这个偶像群体仍然有着追梦失败的风险。

snh48微博(snh48微博新浪)

谈及此,就不得不提偶像偶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业。微博、小红书、Ins、抖音、B站……新媒体发展到今天,在各个平台发布内容都属于营业的行列。营业这个词是带有商业色彩的,而偶像却不仅仅是商品,或者说自己的推销员,更是努力付出的逐梦人。对此,需要思考的问题涉及以下两个层面:

媒体平台发布照片或视频确实可以增加曝光度,可发布频率真的是衡量一个偶像有“事业心”的标准吗?这个行为本身又应该从哪些方面看待呢?

偶像的本职和实力才应该是衡量是否有事业心的标准。一方面,自身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尤其是对于成长系偶像团体来说,无论是专攻演戏或唱跳舞台,在成长过程中坚持增强自身的技能,如自主学习舞蹈、声乐、表演等项目,且学有所成,是这种模式的意义所在。在最终舞台或影视剧中展示给粉丝的是“更上一层楼”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有事业心的偶像。

那么由此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只专注事业进步就足够了吗?在成长系偶像团体的模式内,粉丝见证的不只是偶像外貌的成长,实力的提升,梦想的绽放,也是人品三观、行为举止的成熟。这种情况下,粉丝和偶像最正面、积极的关系,应该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

从粉丝的角度出发,偶像可能是照亮自己最黑暗时期的一束光,可能是把自己拉出低谷的救赎,可能是自己屈服于生活而放弃的梦想的折射,可能是自己期望成为的一种人,也可能是充满压力的生活工作中的一丝快乐……简而言之,偶像可以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正因此,偶像的人格品质同样重要。人格魅力才是长久吸引力的来源,这一点可以以娱乐圈一些明星的塌房为例。其中不乏演技好、有实力的演员和明星,但打破了道德底线,甚至触碰了法律红线,最终也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 —— 劳伦斯

从偶像角度思考,粉丝给予了她们实现梦想的重要力量,即爱和金钱。本质上,粉丝的爱给了她们在实现梦想这条路上坚持下去、不断进步的勇气,资金则是偶像名次、地位、资源获取资格等最实质性的支持。

精神层面的爱和物质层面的金钱,它们的关系从古至今处在辨证中的。当涉及基于资本运作和规则的偶像事业,对于主要由两者组成的力量的理解也更加具有争议。

营业具有怎样的复杂性?作为偶像事业的重要一环,营业是公司对于偶像的考核之一,是否达标影响着每月的基础收入,而直播及直播礼物又影响了每月的浮动收入(即礼物提现)。一旦涉及利益,质疑和压力也就随之而来。为了收入才营业催粉丝送礼?照片、视频满足粉丝要求是在媚粉?媒体平台频繁发布就是营业积极、有事业心?比其他偶像发布频率低就是没有上进心、不在乎粉丝?……类似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

首先,以现实为出发点,社会生活需要收益的支撑,工作获取报酬是基本的需求。作为偶像事业的一部分,积极营业是合理存在,无可厚非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认可“粉丝支持我,他们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观点,对粉丝的喜爱怀有感恩的心反而更加重要。同时,偶像常营业、恰当的表达也不该简单片面地被指责是催促粉丝或“讨要收益”。

其次,可以纳入考虑的是偶像自身的想法和初衷。新媒体时代,粉丝参与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因此,当代偶像营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与粉丝的互动。这个过程,也是偶像和粉丝双向表达的过程,不仅是通过沟通加深理解的机会,也是表达爱的重要方式。在健康的偶像和粉丝关系中,营业是爱的双向回馈。

snh48微博(snh48微博新浪)

SNH48官网截图

具体来说,营业尤其是基于口袋48的直播和偶像个人房间发言,为真正热爱舞台/演戏的偶像提供了一个与粉丝交流的渠道,她们传达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追求,坦然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未来规划,表达自己对粉丝的真诚感恩;同时,粉丝也对自己的偶像得以进一步了解,表达自己的合理建议、爱和陪伴,给予更多的支持。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底线、有原则地满足粉丝的诉求可以理解为偶像对粉丝的爱的回馈和感谢,并不应该被划入媚粉的行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华严经》注文

再次,每个人的行为处事风格各具特色。引入营业层面考虑,偶像不是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商品,她们的时间规划、视频或照片风格、发布内容等必然不会完全一致。反过来说,高度一致的风格内容和千篇一律的外貌风格实际上也不会有长久吸引力。因此,营业频率高地和营业方式本身不应该作为决定一个偶像是否有事业心、上进心的标准。

最后,前面提到专注偶像本职和能力提升是衡量事业心重要标准,这里要提到的营业质量,也是与事业心紧密相关的关键因素。原因在于,营业质量本身就是个人能力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另一个体现则是舞台效果或演技。比如,在视频平台发布的高质量歌舞Cover,能够直接体现出一个偶像的舞蹈能力和声乐能力。

总之,人心是复杂的,偶像的营业初衷和营业风格也各不相同。无论是对偶像,还是对各家粉丝或同担,在越过网线发言时,先学会分辩和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为什么爱,也认清自己为什么爱,再去决定是否要对他人加以指责。

就像经典电视剧台词所说的一样,“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在追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喜欢偶像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粉丝参与资本规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底线地借助规则“操控”偶像。

一种表现为看戏心态。借口“缺德一下”、“开个玩笑,你管不着”等说辞行“缺德事”,本质上是失了对人最起码的尊重。认为“我付出了金钱,你就要做我要求的事”,这种行为导致的结果,不只是对偶像人格的冒犯,也是在用偶像最热爱的事情伤害她们。

另一种表现为爱的胁迫,即以爱之名提出得寸进尺的无理要求。把握不住度的爱最终都会演变成为冲淡热情、压垮梦想的负担。

这种伤害偶像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还是喜欢偶像最初所追求的快乐吗?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