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故事简短(森林小故事简短美篇)

在一片与世隔绝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原始人,他们靠打猎为生。每天每个人捕获猎物只能勉强维持一天的食物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能靠简单的甚至说不上工具的石头来围猎,或者是自己直接下河去抓鱼,以此来获得一天的食物。运用这种低效的手段, 这里的人们只能勉强获得每天的食物,没有任何的食物储蓄,碰到下雷雨交加这种恶劣天气还有可能因为捕获不到猎物而挨饿。

在这群人中,有个叫小林的年轻人比较喜欢动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捕获更多的猎物来充饥。突然有一天,他自己琢磨出了一个用森林中的一种植物藤条来编制成一个网状的袋子,用它来去河里捕鱼能够更加容易捕获到更大的鱼。他还琢磨出将森林中的某种树木的细长的树干的一头在石头上打磨成尖尖的,可以更加容易捕获到猎物,还可以用来自卫。于是,他利用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这两种工具能够让他自己在一天中捕获到更多的猎物,他一天捕获的猎物的量超过他一天的食物量。这时候他有两种选择:如果捕获到的猎物不能保存,容易变质,则选择一天中减少外出捕猎的时间。或者是找到一个办法能够让捕获的猎物保存的时间更长。因此,他利用自己想到的办法,减少一天外出捕猎的时间,剩下的时间他自己在琢磨如何保存一天中剩余的猎物。

引申:小林因为自己可能比别人更聪明的脑袋,又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爱动脑,也可能是偶然情况下想到利用这森林中的植物藤条来编制成一个网状的袋子,水可以流过去,但鱼不能过去,如此比自己手动去抓鱼更容易,捕获的量更大。但,这也会有风险:小林只是自己想当然,他不知道他想到的这个办法是否如期所愿,可以提高他捕鱼/捕猎的效率,如果没有效果,他就可能会因为自己花时间去编制网袋和打磨树干而没有捕获猎物,最后会挨饿。他选择暂时不捕获猎物,不消费猎物是为了以后能够捕获到更多的猎物,吃到更多的猎物。小林利用植物藤条编制的网状袋是生产设备,而森林中的可以用来编制网的植物藤条则是生产设备的原材料,是资源。

还好,最终正如小林所想,他利用他自己编制的工具大大提高了捕获的猎物的量,相对于其他人,他每天捕获的猎物是别人的多倍。而最终运气也降临于他,小林也想到了存储猎物的好办法:他将捕获的吃不完的鱼处理干净晾干,发现可以吃好几天都不会坏;他把捕获的吃不完的兔子等猎物同样用藤条编制的网和树干围成一个圈圈养起来,并且将它们都躲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由此,小林便有了食物的储蓄。

引申:小林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自然资源和自己的手工制作了生产设备,通过生产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每天生产出来的货物多过自己每天消耗的量,从而产生储蓄。

小林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设备,然后利用这设备生产出更多的自己所需的货物(捕获的猎物就是货物),由此产生储蓄(因为每天生产出来的量多余自己每天消耗的量)。利用这些储蓄,从而解放了自己大部分的劳动力(小林自己可以三天才外出捕获一次都不会挨饿)。由此,小林拥有了更多的非捕猎时间。因此小林利用这些时间,都在思考如何捕获更多的猎物。

小林发现自己因为力气不够大,没法最大发挥自己生产出来的工具的最大作用,比如他在利用磨尖的树干捕获猎物的时候,由于自己力气不够,无法捕获更大的猎物,而这些大猎物能够让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食物。他还发现自己编制的网因为自己不能去水更深更急的河流中捕鱼,从而不能捕获更多的鱼。但他发现他的好朋友小澈拥有更大的力气和跑得比自己更快,更适合利用他的工具捕获野猪等更大的猎物。还有小明长得更高更健硕,可以去水更深更急的河流中捕鱼。为此,他找来小澈小明,告诉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工具捕获更多的猎物,而他只需要他们每人每天利用他的工具捕获的猎物的一半,剩下的一半都给他们自己。小澈小明不相信,于是小林先拿出自己的储蓄给他们一人两条鱼和一只兔子,而小明小澈每天拼尽全力也只能捕获一条鱼,兔子更加不敢想象能够保证每天都可以捕获到。于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小林的提议,而小林则不需要每天出去捕猎了,直接在家就坐等小明小澈每天上交给自己的分成。而自己唯一要做的就是为小明小澈生成捕猎的工具,并且将这些生产办法保密。

引申:小林利用自己的创新生产出了别不能生产的工具,并且以此为出租给他人使用,他人使用的同时需要分成部分给他。不仅小林自己获得更多的猎物,而且使用他工具的那些人也为此获得更多的猎物。经济真正增长的原因不是刺激消费,而是要找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货物的更好方式。其中会带动一整条产业链的经济活动:原材料生产、工具的生产、使用工具的培训。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储蓄,而不是盲目透支未来的储蓄来刺激经济活动。任何高明的经济手段、任何漂亮的数据都需要有物质为基础,脱离了物质的经济活动就是泡沫,迟早会变为空气,一无所有。那么为什么现在的政经界都鼓吹宽松的货币来刺激所谓经济呢?有限的刺激是有积极作用的,前提必须是要拥有足够的储蓄,这里的储蓄包括生产出来的货物,生产货物的原材料甚至是自然资源都算和都要有

小林由于拥有越来越多的储蓄,他的猎物越来越多,因此他每天都不需要出去亲自捕猎,由此他拥有更多时间来想事情。这天,他发现自己的储蓄越来越多,应该需要找人专门来帮他看管储蓄。为此他请了小二来帮忙看管,并且每天付给他食物,这样小二就全天为他看管,不用出去捕猎。 小林发现,自己能够这样坐享猎物,最关键的就是自己能够想到其他人都想不到的办法来生产捕猎的工具,并且行之有效。因此他开始不断思考如何改进生产工具,如何捕获更大的更凶猛的猎物,而目前的工具显然不能。现在自己有储蓄了,因此可以用这些储蓄来支撑自己的思考。他甚至用他的储蓄来请人生产工具,比如请人种植/找植物藤条,请人编制网等等。为了防止有人借用了自己的工具,却不上交分成,小林还专门请健硕的男人来帮他催收,用必要的武力来确保其他人能够遵守他们之间的约定。

随着小林自己的储蓄越来越多,周围的人也越来越羡慕小林。小林也乐于向周围的人宣讲自己的成功之路。周围的人也想像小林一样能够生产出独家的生产工具出来,但却苦于自己一天不去捕猎就挨饿的风险,因此都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尝试。这时候,小林也发现了这点,他看到自己的储蓄越来越多,为此他考察那些人的聪明才智,筛选出一些他自己认为有能够生产出独家工具可能的那些人。他跟他们说他们可以去思考尝试如何生产工具,他可以先提前借给他们食物,但前提条件是他们需要为此付一定的利息,等到他们能够生产出工具出来后,去捕获更多的猎物的时候,连本带利还给自己。于是小林又做起了放贷的生意。

引申:金融最有意义的是可以促使人类生产出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即使这是私人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但它确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边是金融最初的初心,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拥有足够的储蓄为基础的。所有的储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类生活需要的货物为基础的,货币/数字货币仅仅是衡量这些货物的一个计量手段,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货物为基础,这些货物包括自然资源/生产原材料。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nyifile@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1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