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我们进入本文最后一段的学习分析。
原文见上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段。先总结了农民运动的十四件事情从基本精神、革命意义都是非常好了,回应澄清了关于农民运动的一些问题和解答了其他人的反对和质疑。
并提出了蒋介石、张静江、刘岳峙等人对于农民运动的意见和态度——“颇不以为意”。他们为什么不以为意?还不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哪怕不久将来的蒋介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中国这边大地上的“独裁者”和“统治者”。哪怕眼下的毛主席依然声名不显、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历“三落三起”的淬炼才能最终统领我党。

毛泽东和蒋介石
要知道,此时的毛主席还只是一个中上层党干部而已,而蒋介石却因为受到孙中山的青睐和提拔,已然站在国民党核心权力层的高位之上,这不仅是权力、地位、影响力的巨大差别、更是资源、视野、高度等的“全方位压制”。
更不用说,蒋介石和毛主席都是曾国藩的崇拜和践行者。蒋介石坚持写日记几乎写了一辈子,其能力、毅力、自律、意志力可谓超绝;而毛主席不论诗词歌赋、党政军事、教育哲学等更是冠绝中华,仅一篇《沁园春*雪》,其气魄雄浑、纵横捭阖,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大家不要忘了,毛主席的起点也仅仅是韶山冲外出求学的一个普通中农家庭子弟而已,一路走来这背后所蕴含的能力、毅力、自律、意志力、坚韧、执著可谓冠绝华夏、载入史册。
更不用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决雌雄”,其本质不仅是毛主席和蒋介石两位“伟人”之间仁、义、智、信等的全方位比拼,更是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民心所向的抉择。

孟子
毕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语出孟子《孟子·离娄上》)。
国家,是家庭的集合。
国家,是人民的大家。
国家,是世界的小家。
归根结底,有且仅有人民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决定国家、民族、世界未来的走向和命运。
我们如果仅从调研考察深度、思维独立性这一点来说,蒋介石就没有毛主席这种“实事求是、躬身调研”的态度和精神,而这种态度和精神恰恰始终贯彻于毛主席波澜壮阔的一生,因为其恰恰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做事、成就家庭、事业最重要的基础和根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地基建设的不够稳固扎实,哪怕上面的大楼建设的多么宏伟、华丽、高大,最终的结局也有且只有一个——轰然倒塌。

史玉柱和巨人大厦
仅这一点来说,毛主席能够在持续的逆境、打压、排挤甚至绞杀的各种危难困急的局势下,走到最后一国之主的高位,其本质就在于毛主席他的根基足够深入、坚实、厚重。他,也唯有他,配得上领袖这样崇高的位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想拥有成功、财富、地位、幸福等一切美好,先在内心深处问问自己——如何才能够让自己配的上它们。

查理芒格
您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此完结)
教育DIY,省掉课外班,让学习像玩一样。关注公众号:童年支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ld999.com/10905.html